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新闻中心 > 健康资讯
心源性猝死离普通人有多远?常出现这6种信号一定要当心
2019年12月05日 10:23

前几天,35岁艺人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,不幸离世。据透露,他从26日8时30分开始,一直持续到次日1时45分,工作时长近17个小时,之后突然昏倒在地,医生在做了近10分钟的心肺复苏后才送往医院。


远光瑞康


据统计,我国每年有 55 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。

相当于每天约 1500 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,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 1%。

大多数情况,当救护车赶到时,往往已经超过 4 分钟,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。

身体一向很棒为何会猝死?

心源性猝死,即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,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,通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,突然意识丧失,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,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,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。心脏骤停通常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。在冬季,心源性猝死更是高发。

不少猝死者平日给周围人的印象都是“一向身体很棒”。为什么不幸偏偏发生在他们身上?这里要提一下运动性猝死,指的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发生的猝死,心源性猝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,运动性猝死并非凭白无故的发生,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,例如:心肌炎、心肌肥厚等,或刺激因素:急性心肌缺血、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。

所以,当一个人心脏骤停,他能不能活命,靠的是这“黄金四分钟”以及身边的“现场第一目击人”。

心肺复苏都得学!把握黄金抢救4分钟

古人云:“死而复生谓之苏”,复苏就是对濒临死亡患者的拯救。心脏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,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。

如何做好心肺复苏呢?


远光瑞康


1、确保救援人员安全
2、检查患者是否心脏骤停
3、如果是心脏骤停,马上呼救
4、把患者摆放为仰卧位
5、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
6、开放气道
7、口对口吹气

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

猝死看似事发突然,实则有迹可循。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,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。

1、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

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,休息后可缓解,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。

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,近期症状加重,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,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,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。

2、心慌

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。

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,不会引发猝死,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,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。

3、心跳过缓

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,起搏细胞功能变差,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,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。

心率小于50次,血压变低,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,导致猝死。

4、晕厥

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。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,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。

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,如果不能恢复,便会造成猝死。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,应非常警惕,尽快查明原因。

5、不明原因的疲乏

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、乏力,或伴有胸闷、水肿,应警惕猝死的发生,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。

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,通常见于感冒1~2周后,出现疲乏、胸闷、乏力等症状,极易引起急性心衰。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,卧床静养。

6、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

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。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、单侧肢体麻木、乏力,或走路不稳、有踩棉花感,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。

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?

由于心源性猝死发生突然,很多情况下猝不及防,因此预防重于治疗,要减少诱发猝死的因素。

1、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,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患者时,一定要进行心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,如基因检测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检查等,有冠心病、先天性心脏病的人需要每年定期做心脏专科体检,包括心电图、24小时动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;

2、对年轻人而言,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,避免长期劳累、熬夜学习工作、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,注意劳逸结合、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;

3、饮食方面,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,同时适当控制食盐量。有些人为了提神会多喝咖啡或浓茶,这样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。即使是没有动脉硬化病变的年轻人,在应激状态下也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痉挛,从而生成血栓,甚至猝死;

4、尽量控制紧张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以免加重或诱发心血管疾病。一旦有病情征兆,一定不能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休息一下就好了,应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
远光瑞康提醒您: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%左右,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。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、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,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,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,诱发心绞痛,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。


声明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有关疾病、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,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。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



Copyright © 2024 版权所有 武汉远光瑞康科技有限公司 Corporatron 鄂ICP备05018829号-2

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编号:(鄂)-非经营性-2018-0053号

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598号